自主停车 自主扫码 泉州市四个地方开启智慧停车收费模式
[新闻页-台海网]
《泉州市出有讨减轻停车难》跟踪
泉州市四个地方打开自律行驶、自律扫码的智慧停车收费模式
周转率提升 停车更便利
台海网9月3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导 无人工收费,先行驶后付费。1日,洛江智慧行驶项目正式投用。记者从市行驶管理筹办获悉,目前泉州市有四个地方开启自律停车、自律扫码的智慧行驶收费模式。该模式将在全市范围推展,引进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先进设备技术,做到智能停车、智能诱导,让群众行驶更便利。
洛江智慧停车指挥中心实时监控停车情况(吴珊珊 供图)
车主自主行驶自律扫码(吴珊珊 供图)
洛江智慧停车项目投用
上个月,洛江智慧停车项目进入试运营阶段,并于9月1日月运营。记者在洛江区万安街道万祥街看到,车主把车停进车位后,扫下停车位上的二维码,就算停好车了。收费方面,行驶半小时内免费,半小时后开始计费。
洛江城区智慧停车项目实施全无纸化、无人工收费,先停车后付费、自律停车自主扫码。每个停车位另设车位检测器,检测否有车停靠。停车后,停车人可通过微信、移动APP等扫瞄停车位二维码或者手动输入行驶泊位号确认本次行驶,后台系统就会有适当的注册开始计时计费。当车位检测器感知车辆离开后,告知后台系统,并由后台系统构建自动计时计费,推送停车账单,或者自动扣款。若车辆停靠十分钟后后台系统仍未接到证实停车信息,系统将自动发送到电子工单给附近通判员,拒绝通判员到当前车位核实处置。
泉州市已有四个地方推行
记者从市停车管理筹办得知,除了洛江外,石狮、晋江、南安等地也运用了智慧化停车系统。
石狮市已竣工智慧行驶项目第一期施工工程,建设涵括道路17条,新增停车位1200余个,拟于9月份试运行,以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晋江市制定了中心城区停车收费试行工作方案,共有公共停车泊位4735个实行道路临时行驶智慧化收费管理,有效地减轻行驶压力,提升道路临时行驶泊位的周转率,有效地治理了“僵尸车”和占用道路行驶泊位收费的情况;南安市8月1日起启动“智慧”停车项目收费试运营,共有2000多个路内停车泊位和3个路外停车场,通过建设市级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平台,盘活城市存量停车资源,提高行驶资源利用效率和行驶管理水平,有效地减轻行驶供需矛盾产生的停车难问题。
此外,市国资委在鲤城区、丰泽区部分路段试行“行驶自动计时、自主扫码缴费”33一处1157个停车泊位。
全域推展行驶智慧化管理
“我们将全域推广行驶智慧化管理。”市行驶管理筹办有关负责人讲解说,融合贯彻执行《泉州市机动车行驶管理条例》,全面推广洛江区、晋江市等县(区、市)的“智慧化”行驶管理作法,借鉴省内外先行城市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行驶综合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推广行驶科技应用,希望引进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先进设备技术,发展智能诱导和公共停车应用软件,前进停车服务、管理、执法人员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目前,市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正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数字建设等主管部门建立、完备全市统一的行驶综合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收集、掌控全市机动车停车场信息,并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实时公布停车场产于方位、泊位数量、用于状况和收费标准等信息。待系统建设完成,市民可以方便查询。(泉州晚报记者 王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