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深解读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三明医改

时间:2023-05-21 来源:福建热线

      2012年,小城三明市启动了后来全国瞩目的“三明医改”。9年来,三明为解法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不断探路,其经验探索有的已下降为国家层面医改的制度设计。

      但医改涉及的利益格局调整深刻,利益博弈论复杂,随着改革逐渐转入“深水区”,外界对三明医改的好奇从未停止,诸如“好医生跑完了”“好药进不了三明”等说法一度甚嚣尘上。事实真相究竟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回答1

      医改后,招聘医生数是徵走医生数的23倍

      记者调查:三明市卫健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医改后的2012年至2020年,三明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共调走215人,占1.84万名卫生技术人员的1.17%。在适当时间段,各家医院共聘用4906人,是调离的近23倍。

      三明市副市长张元明告诉他记者,三明并没有像外界所说,因医改导致人才相当严重萎缩。相反,通过改革,医务人员薪酬收益大幅提高,公立医院人员聘用实行编成备案制,医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并且修改了聘用流程,提升了招聘效率。

      同时,张元明说,由于三明是山区城市,与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样,薪酬收益虽然年年大幅提高,但仍然无法达到经济繁盛地区的水平。这是由当地现阶段客观发展水平导致的。因此,一些评论将三明医护人员薪酬与繁盛地区医护人员进行对比,其实无法体现三明医改给当地带给的红利。

      问2

      药品目录高达2130个品种,病人外地就诊比重下降

      记者调查:三明市医保局、卫健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明医改开始后,的确一度面临某些药企和医药代表群体的“冷眼”,有医药代表眼见无利可图,索性退出三明市场。

      记者调查发现,三明按照“为用而采行、临床请示、价格真实、去除灰色”的原则,使用标准化名称剔除相同通用名下的高回扣仿造药品,目前药品目录内共有2130个品种,而按照业内广泛认识,三级医院药品品规通常不超过1500个。

      此外,三明市卫健委主任肖世宣讲解,通过实行备案制订购,如果医院临床确实必须的个别特殊药品还可展开“绿色通道”采购。“目前,三明进口药品由改革前的210个增加至432个,占比由13.42%提高至20.28%;国产仿制药由改革前的1355个增加至1698个,不但不‘缺药’,反而几乎能够符合医疗机构临床诊疗需求。”

      另一方面,病人更多回到了三明。三明市医保局统计数据表明,三明医改前的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患者转外就医住院人次为4697人次、占7.34%,改革后的2020年为4882人次、占到6.2%;转外就医住院使用基金占到比改革后于13.48%,改革后为5.92%。

      这意味着,三明医改后转外就医比例和转外就医基金使用占到比双上升。

      三明市医保局局长徐志銮告诉记者,三明的病人非但没有“跑完了”,反而通过医改不断释放红利,逐步形成了“小病在基层、大病不来市”的分级诊疗格局。

      问3

      挤迫流通虚火,实现医院、医生、患者、医保“多方共赢”

      记者调查:三明医改让多方获益,真正“去”的是医药流通领域的“虚火”,让层层加价的现象基本革除。2012年以来,三明通过挤压药品耗材虚高水分,规范诊疗行为,堵住浪费,推动药品耗材量价齐降。医改9年来,三明9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8421项,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调高的医疗服务价格主要由医保基金承担,优化医院收入结构。

      据记者了解,三明有关部门测算显示,如果不改革,药品耗材支出按年增长16%的速度计算出来,仅2020年三明全市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药品耗材费用就将为38.61亿元,而实际仅为10.23亿元(2011年10.15亿元,仅增加0.08亿元)。也就是说,通过9年医改,仅药品耗材的费用开支就节约了124.03亿元。

      通过动态调整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共移往减少医院医疗服务性收益达57.39亿元,为实施工资总额核定下的全员目标年薪制获取财力确保。

      回答4

      医疗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患者总死亡率大幅下降

      记者调查:三明医改“操盘手”詹积富告诉记者,医改后,三明医疗技术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得到稳步提升。

      詹积富介绍,三明在医改中创建了一套“硬件建设靠政府,医院运营靠自身”的政府投放保障机制,政府承担办医责任,医院的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等投入由政府分担,医院书记、院长、总会计师的年薪由财政发放,改革前的历史债务也全部由政府承担。政府还分担医院的管理监督责任,让院长不愁没钱花的同时,也让院长有钱人无法乱花,对医院的结余资金实施严格管理。

      记者在三明多家医院采访获悉,医改后,三明在医疗服务水平方面,新技术、新项目从2011年的51项上升至2020年的234项,增长了3.59倍;开建的重点专科数(含院内重点专科)从2011年51项下降至2020年的90项,快速增长76.47%。

      问5

      三明经验

      是深化医改的最重要抓手

      记者调查:2016年以来,中央深改委(深改组)会议多次听取三明医改汇报,对三明医改效益和探索的一系列作法给予充分肯定,并具体要在全国推广。2019年11月,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展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典型经验对全局改革的样板、突破、带动起到。今年7月,国务院提出,要适应环境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的新期望,把推展三明经验作为深化医改的最重要抓手,推展医改继续向新的领域扩展。

      不少三明医改的作法,如今已经在神州大地因地制宜地得到推展。中部某县卫健委负责人说,通过学习借鉴,三明医改中一把手挂帅亲自捉、改变“九龙水利”行政管理体制、组建县域密切型医共体、医保打包支付等经验已经在全县“落地生根”,获得了医改带给的红利。

      此外,三明医改的一些经验探寻,如“三医同步”“两票制”等,已上升为国家医改的顶层方案,在中国医改发展史上写下浓重一笔

      综合新华社、《瞭望台》新闻周刊报导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上一篇:厦门农商行获批发行不超过2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 上一篇:龙岩市第二届“红古田”杯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顺利举行

您可能也感兴趣: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