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深解读

超48亿,莆田木兰溪今年将有大动作

时间:2023-08-09 来源:福建热线

木兰溪流域系统管理和片区开发建设

2021年行动计划出炉!

其中提到将重点前进月塘南片区改建、万达南片区改建、坂头东片区改建、下黄片区整村改造。年底前基本已完成房屋征迁、转让地块上海证券交易所及安置房等动工建设。前进玉湖新城古山、埭里片区市政及设施设施工程,已完成荔浦路、文龙路B段、古代荔路、玉湖路二期等施工,动工建设玉湖周边水系综合治理。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木兰溪流域系统治理和片区开发建设2021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求认真组织实施。行动计划项目列入今年的“三看两评”,将按项目属地展开视学,请各 地提前与项目业主研究,共同前进项目建设,保证任务已完成。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18日

木兰溪流域系统治理和片区开发建设2021年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

以前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掌理,以生态维护与修复为重点,以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为抓手,立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进一步稳固提升生态文明的木兰溪样本,打造出“南方节水样板”、“流域系统治理样板”、“水文化传承样板”、“生态经济样板”等样板,久久为功,“一张蓝图所画到底”,努力实现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水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木兰溪流域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获取可信的水安全保障,建立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体系,着力打造出“教化人民的快乐木兰溪”。

二、基本原则

(一)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稳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坚持节水优先、保护优先、生态优先,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跨越于木兰溪流域系统管理的各个方面。

(二)科学谋划、严苛管控。侧重“多规合一”和“一张蓝图干到底”,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与 “三线一单”规划,科学谋划、严苛管控水生态空间,推展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相协调,全面开展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三)优化布局、保障安全。优化水资源配备布局,专责城乡供水“一张网”,确保供水安全。陆海专责,综合施策,保障防洪(潮)排涝安全。

(四)综合治理、系统修缮。尊重木兰溪流域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专责上下游、左右岸、陆域海域、城市乡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水环境管理、水生态修缮、生态水量保障为突破,全方位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水生态修缮。

(五)承传文脉、彰显特色。围绕文化遗产保护谋发展,充份挖掘 “壶山兰水、荔林水乡、山海相连”等地域特色,培育形成新时代水利文化,把水文化特色打造成莆田新的地标名片。

(六)智慧引导、科学管理。以水利现代化管理市场需求为导向,建构智慧水网平台,提高水利监管能力,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增进水利行业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

三、主要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深化木兰溪流域系统管理建设,将围绕打造出“六水木兰”,前进河湖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减缓推进木兰片区研发建设工作,全力打造出“教化人民的幸福木兰溪”,希望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范本。

(一)创立南方地区节水样板,创立“节水木兰”

实行用水总量掌控、用水效率控制、入河污水处理控制、取用水许可控制的“四个严控”,实现水源、用水、耗水、排水全过程的节水管理。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农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主城区节水开源、节水标杆样板引导等五大节水工程,全面推进全流域全社会全环节的强化节水工作。内连外调,构建水资源配备骨干网络,加快建设可靠、智能、安全的供水网络。侧重前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东圳枢纽引水工程建设,启动双溪口至东圳引水工程建设,持续前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节水型高校、节水机关建设等工作。

(二)完备防洪(潮)排涝体系,建设“安全木兰”

主城区防洪标准及其他最重要河流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备,重点城市和乡镇的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升,蓄排并举,建设现代可靠的防洪(潮)除涝减灾体系。减缓前进宁海闸及其配套工程,开展木兰溪防洪工程提高工作,构建防洪全线合格。完备南北洋等平原排水体系,疏浚排水水网。划界河流管理范围及洪水调蓄空间,留足防洪(潮)蓄涝空间。着重继续推进木兰溪防洪工程全线闭合,城区排涝(张镇)泵站工程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推进宁海闸前期审批。

(三)推进流域水生态维护与管理,建设“生态木兰”

基于木兰溪流域水系框架和城乡发展空间格局,坚决水陆专责、分区施策、维护优先、系统治理,专责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修缮,加快建构“一心两带三区多廊”的较好水生态保护和治理格局。以木兰溪南岸水系河网整治为契机,以禀赋独有的河网水系和生态“绿心”为基底,通过“建基底、夯根基、强劲海绵、托动力”,增强综合施策合力,缩减氨氮总磷污染负荷总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宜居的新典范。继续加强前进木兰溪源头治理,强化流域森林生态修复提高,修养水源实行水土保持生态洗手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和以奖代调补项目。实施木兰溪两岸防洪配套景观提升,动工建设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缮及治理工程,全面完成木兰溪河口蓝色海湾整治、企溪至玉湖相连(绿心十里河道一期)工程。已完成木兰溪南岸水系整治规划。

(四)加强源头管控截污控源,建设“洁净木兰”

加快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夯实河网污控根基,巩固入河排污口整治成效,推行“污水零直排区”,减缓前进污水管网全覆盖面积、仅有搜集、仅有处置。之后完备城中村、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沿河排污口整治和污水分洪管线建设。加快杨家旧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和损坏修复,优化改造污水提升泵站,疏浚污水管网的“关节点”。增强不合格汇水支流水质提高及餐饮业污水管理,减缓前进黑臭水体管理样板城市创建,全面排查整治农村黑粪水体。侧重前进扎实前进木兰溪南岸河网新度片区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完备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网络。持续推进流域内各县区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水环境治理PPP工程。

(五)打造水文化景观特色廊道,建设“文化木兰”

维护木兰溪流域水文化物质遗产,弘扬木兰溪水文化精神遗产,并在工程项目中融入水文化,建设传承水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系统梳理全流域各类水文化遗迹、水文化公园、水情教育基地等,扩充与提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对有数的古陂、古堰闸、古河道等过河文保单位进行系统保护。重点启动木兰陂世遗景区建设,建设福建省水利博物馆。上半年完成《莆田市区域水利史暨水文化专题研究》和《水利遗产维护规划》。

(六)提高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智慧木兰”

建设先进设备智能的水资源、水工程、水监督、水行政综合管理体系,构建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水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统合水工程安全监管、水资源调度、水质监测、河长制管理等平台,建设“智慧木兰溪”。实现水利行业管理、河湖长制工作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有机融合,构建流域数据大感知体系,搭起智慧流域云服务平台,完备提升创新协同的智能业务应用于,开启“互联网+大数据”水利护水新模式,全面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侧重完备河湖长制工作平台,完备木兰溪下游洪涝灾害预警系统建设,整合南北洋区域范围内各荔城、城厢、涵江县区级洪水预警系统和南北洋水利管理处防汛指挥平台,构建水雨情信息共享和信息可视化便利化管理。完成水生态科技中心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并动工建设,启动“智慧木兰”工程建设。

(七)推进木兰片区滨溪发展

木兰溪两岸片区以“国际级旅游目的地、区域产文旅融合发展创意区、城市休闲娱乐商务宜居新区”的总体定位,重点推进月塘南片区改建、万达南片区改建、坂头东片区改建、下黄片区整村改造。年底前基本完成房屋征迁、出让地块挂牌及安置房等动工建设。前进玉湖新城古山、埭里片区市政及配套设施工程,完成荔浦路、文龙路B段、古荔路、玉湖路二期等施工,动工建设玉湖周边水系综合治理。

(八)稳固提升管护监督体系

之后稳固提高十大管理管护措施,构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监管及智慧河流系统,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运营管理机制,推进木兰溪全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稳固水源地保护“四道防线”机制,之后增强畜禽养殖、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巩固垃圾不落地,日清日结的长效保洁机制,严控工业污染,查禁“小散乱污”企业,完善水环境监测系统,水源地、河道岸线及绿心等最重要敏感区域增强立法维护和空间管控。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相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增强交流协作。责任单位是任务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行、协商、推展工作。项目单位是任务的实行单位,负责管理项目建设、组织、管理。各项目挂勾领导贯彻履职,定时跟踪实施项目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减缓协调解决。市木兰溪仅有流域系统治理指挥部及木兰片区指挥部要继续强化协调推进,确保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二)强化敦促推进。2021年的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将列入市委强产业兴城市“三看两评”进行考评。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持续环绕“双轮”驱动,各项目单位、市直部门、县(区)政府要立足各自职责,协同前进项目,落实征迁、审批等要素确保。各县区政府按属地原则各自选定参评项目,对齐5月31日和年底的节点目标,集中于资源、要素、力量、政策,与项目业主共同压茬推进项目建设,保证完成既定任务。

(三)落实资金确保。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在明确任务的同时,要确认年度筹资方案,并及时拨付做到。市财政、发改、水利、住辟等部门要在年度预算中落实项目资金,帮助市属国有企业筹措资本金,同时要积极向上谋求国家和省级资金、政策的反对。

(四)加强宣传报道。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主管单位要加强宣传报道,普遍发动公众参予,营造合力前进木兰溪管理建设、减缓科学发展横跨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定期协调前进。各责任单位要按照2021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分解成落实工作任务,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搜集和报送项目进展情况,于3月22日前将项目最新进展情况、分管领导及联络员名单(含联系方式)报送市木兰溪管理筹办,每月28日前上报当月项目进展情况及须要协调解决问题的问题。

上一篇:过去五年,泉州经济总量连跨4个千亿大关 上一篇:南平:绿色动能给力,产业提档升级

您可能也感兴趣: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