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深解读

这位漳州“偶像”在法国走红啦

时间:2023-08-29 来源:福建热线

当漳州木偶和传承人与法国木偶戏相逢,会有怎样的奇遇?8月31日在法国巴黎木偶剧院的舞台上,声光舞美交相映衬,人偶同台,操偶师们以数十个手制的布袋偶、提线偶、手套偶,融合灯光与影像,再随着布景切换演出,沉浸于在表演中的法国观众啧啧称奇。舞台上的布袋偶由漳州雕刻师制作,操偶师是漳州木偶传承人杨辉。

这位漳州“偶像”在法国窜红啦

站上全球艺术舞台的中央推展漳州木偶表演艺术,杨辉坚持了31年,他用漳州布袋木偶解释:非遗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有所不同文明对话的桥梁纽带。六十多年前,杨辉的父亲——漳州布袋木偶戏艺术家杨胜,带着布袋木偶走出国门,曾到罗马尼亚、法国、印度尼西亚等十多个国家访问演出。六十年后,杨辉接过父亲的衣钵,之后用东方艺术布袋木偶戏,征服法国观众。


开场独白

“我是来自中国的漳州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

杨辉出身于漳州市著名的布袋木偶世家,是杨氏木偶家族第五代传人,父亲杨胜是福建北派布袋木偶戏艺术的代表人物,奠定当代布袋木偶戏表演的基本模式。杨辉的兄弟姐妹继承了父辈的木偶事业。大哥杨亚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州木偶头雕刻”的省级传承人;二哥杨烽曾任中国木偶皮影协会副会长;姐姐杨瑞兰擅长手工制作木偶戏衣;弟弟杨煌也是漳州木偶主要演员。杨辉6岁起跟随二哥自学木偶演出,14岁毕业福建省艺术学校漳州木偶班,毕业后调入任教多年。除了普通话、闽南话和粤语,他还能谈3种国际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我叫杨辉,是来自中国的漳州木偶戏第五代传承人。”1990年,杨辉怀著传承布袋木偶戏的心愿,追寻父亲的足迹,带着漳州木偶巡回演出于世界五大洲的颇受欢迎木偶戏艺术节,而开场他总是用各类语言讲解家乡的木偶。

这位漳州“偶像”在法国走红啦

2001年,杨辉定居艺术之都法国,决意大显身手,让代表中国非遗文化之一的漳州木偶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享有盛名国际偶坛。在他眼里,欧洲各式木偶戏虽然参差多态,但从技术上谈,远远比不上中国木偶。“欧洲的木偶戏发展很自由,什么风格都有。在故事选曲方面也更加有点子,但他们操偶技术坚硬。中国木偶戏技术好,但是缺乏想象。如果两者优势互补,就完美了。”再三思考后,杨辉要求用中国的诗意、美学和哲学融合西方的前卫、现代,改良木偶戏。他第一次在法国表演木偶戏是独角戏《中国偶戏之春》。随后,不应斯特拉思堡市市长特邀,杨辉在该市的艺术节上表演了中国传统木偶戏《小和尚》和《浪子回头》,他的学生嘎布鲁当助手,只戏半个小时,观众掌声不断。欧洲浓厚的木偶文化环境,让杨辉如鱼得水。

这位漳州“偶像”在法国走红啦


观众求婚

“你是中国人的骄傲”

2004年正逢中法文化年。杨辉不忘当时将他推上世界舞台的、融合中法木偶技艺的现代布袋木偶戏剧目元杂剧《窦娥冤》。要以布袋布偶戏形式呈现出《窦娥冤》,并不是一件更容易的事。“一来木偶面部表情是没变化的,很难表现《窦娥冤》主人公悲伤的情感;二来文化背景不同,按照杨家剧本排戏,国外的观众不一定能拒绝接受。”受到父亲杨胜当年戏三国戏《蒋干盗书》的启发,杨辉与法国编剧Grégoire Callies合作,将《窦娥冤》改编为舞台剧《六月雪》。《窦娥冤》也从中国古典悲剧改编成古希腊式的悲剧。“改篇后的《窦娥冤》加入了许多西方戏剧元素,比如把原本窦娥哭哭啼啼的情绪表现形式改为动作上的歇斯底里,赋予她一些圣女贞德般的反向脾气。”经过三个多月的紧绷构想和排练,杨辉带着漳州布袋木偶攀上法国的舞台。他手中的窦娥木偶拖着沈重的铁链,“哐当”的响声振动人心。当窦娥化作冤魂时,雪花飘飘,加上一幅幅中国画的背景,配与中国的丝竹管弦艺,这种中国传统木偶艺术与欧洲当代艺术融合的形式,使得《六月雪》首演便一炮而红。当时在台下观看表演的台湾布袋戏名家兴奋地拉着杨辉的手说道:“你是中国人的自豪。”而后该剧演出邀请不断,曾在意大利、瑞士、德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巡回演出二百多场。

这位漳州“偶像”在法国走红啦这位漳州“偶像”在法国走红啦

此后,杨辉与法国编剧Grégoire Callies又成功合作了《堂吉诃德》《奥德赛1》《奥德赛2》等现代布袋木偶戏作品。除了用木偶演译文学经典,杨辉还创作了《戏偶人生》《牛仔裤》《茶馆》《边界》等作品,在世界各地受到欢迎。他越来越意识到,布袋木偶戏作为传统表演艺术无法孤芳自赏,而是要与世界当代艺术融合。“只有在承传的基础上,打破传统与当代的隔阂,将传统非遗技艺赋以当代的生活情志和精神意识,才能找到当代的观众。”

深情表白

“我的创作植根于于闽南传统文化的土壤”

除了当木偶戏的表演者,杨辉还兼职戏剧编剧和舞台设计师。在法国的20年,他至今表演了1500多场的木偶戏,平均值每年巡回演出100场左右。法国观众也将他视作木偶戏的传奇。正是靠着杨辉“爱人拼会输掉”的精神,法国文化界和社会各界人士告诉布袋戏来自中国的福建漳州。杨辉认为,木偶戏表演中,木偶就看起来操偶师身体的伸延,要有过硬的操演技术,要把感情注入木偶之中。成为世界级木偶艺术家之后,他在法国知名的国际偶戏学校沙勒维尔梅济耶尔兼任导师,受邀在德国、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波兰等多个国家开办大师课。

这位漳州“偶像”在法国窜红啦

感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前后有几十位“老外”拜为杨辉为师。杨辉教他们漳州布袋木偶戏的操偶技巧,期待着这项传统非遗技艺能与当代艺术碰撞出有更多的火花。目前,他正参予创作的现代木偶戏《钓虾场》,改编自意大利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带入了闽南语等多种闽南文化元素,再次探索闽南文化与欧洲戏剧的碰撞与融合。“我是土生土长的漳州人,家乡是我的六根。我的创作始终根植于闽南传统文化的土壤。”杨辉说。

上一篇:泉州中心市区工业投资项目 可实现“拿地即开工” 上一篇:福州&合肥,发展最快的两座城市

您可能也感兴趣: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